碧桂園攜手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探索“香菇小鎮” 助農增收
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近日,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受新華社《味道》欄目邀請,與新華社主持人張竹一起來到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探尋當地特色美食和新風貌。走訪發現,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碧桂園集團在耀州區積極探索推廣黨建扶貧扶志、產業扶貧扶富、教育扶貧扶智、就業扶貧扶技等“4+X”扶貧模式,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大力推進當地香菇產業,精準幫扶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廟灣鎮是耀州區香菇種植的主要區域,近年來,廟灣鎮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堅持“一鎮一業”發展戰略,利用優良生態環境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競爭優勢,破解了經濟發展的瓶頸,通過打造“香菇小鎮”,讓香菇產業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柳林村的香菇種植基地大棚里。新華社《味道》欄目組見到了當地的“香菇王子”崔戰峰?!?017年,鎮上把香菇作為扶貧產業大力發展,在政府的指導下,在碧桂園的幫助下,通過土地流轉、完善設施、邀請專家教授培訓指導,擴大了種植規模,堅定了我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我們這菇質量好,不愁賣,這茬菇還沒出,就有不少人打電話預定了,退下來的廢菌棒可以做肥料,也有人搶著要。我們的日子跟香茹一樣越過越香”。崔戰峰自豪的說到。
據了解,2014年,崔戰峰毅然辭去高薪工作,回到大山深處的柳林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創業期間,崔戰峰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同時積極與碧桂園扶貧項目部互動,由碧桂園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助力香菇銷路拓展,帶動村上61戶貧困戶發展香菇產業,有效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2018年,柳林村的鄉親們靠香菇產業脫了貧,柳林村也在2018年底如期摘帽。多年來廟灣鎮堅持以綠色養殖業帶動當地農民脫貧,2017—2018年,連續獲得銅川市農民人均收入增幅先進單位。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1191元,實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五連增,農業年產值1.3億元。
此外,新華社《味道》欄目組在走訪時被當地的全自動無接觸機器人漢堡店所吸引。據了解,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不斷探索扶貧新模式,圍繞人工智能新興領域,向陜西耀州區捐贈了由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6臺餐飲機器人。據悉,千璽集團以自主研發為核心,將機器人打造為餐飲標準化的載體,目前已成功打造涵蓋中餐、火鍋、快餐、煲仔飯、粉面及單機設備為組合的“5+1”全新智慧餐飲業態,在佛山、廣州、江門等地成功運營18家機器人餐廳,近300臺各類餐飲機器人單機設備,在北京、江西、陜西等10余個省市的醫院、商業中心、景區、大學和政企單位實現運營。餐飲機器人的成功進駐,為陜西耀州鄉村旅游帶來了科技亮點,吸引了更多游客,有效的帶動了村民以及村集體的收入增收。實現了可造血可持續的長效發展機制,讓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
同時,通過碧桂園集團核心聯盟企業、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的社會企業碧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轉化當地的農產品,解決較落后地區農副產品推廣及銷售難的問題,目前已開發400款扶貧產品,累計幫助超11.7萬名貧困戶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