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倒計時100天……這名忠貞的海門老漢做了個讓人催淚的決定!
如果生命只剩下100天,你將如何度過?
這個問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太遙遠了,但對于悅來鎮射陽村的退休黨員陳東亮來說,卻是真實的。羅患癌癥的他被醫生宣判,只有100天生命。從這刻開始,他的生命如同一場死神緊追在后面的短跑。
9月28日下午,記者和同事曾專程上門采訪了老人,又設法為老人找到了能夠延緩病情發展的特效藥,希望在死神面前,能夠最大限度地延長老人的生命。
無奈天不遂人愿,10月22日晚,病情發展迅速,已經無法下床的老人還是平靜的走了。
10月24日,按照老人生前遺愿,親人們在悲痛之余,將陳老的遺體捐獻給南通大學醫學院用于醫學研究,陳東亮老人也成為海門第二位捐獻遺體者。
遺體告別時,村民們對陳老依依不舍,排起了長長的送別隊伍。鄉親們敬佩的同時,也十分自豪,這樣深明大義鄰居值得大伙驕傲。
9月28日下午15時,陳東亮步履蹣跚地來到村部交黨費。因年初老人來村里交過了100元黨費,因此村支部書記顧志發和副書記袁靜感到很奇怪。
進了門,陳東亮邊喘氣邊說:“今天,我來主要有兩件事情。一是今天我要鄭重地最后一次繳納黨費。二是我想辦理遺體捐贈手續?!?/p>
聽了老人的話,望著老人泛著淚光的眼睛和焦黃的面容,佝僂的身體,顧志發和袁靜一下還沒明白過來。
面對死神,首先想到的是交黨費
陳東亮家住射陽村3組,離村部不過兩條地皮。妻子沈祖蘭75歲,年長陳東亮2歲,務農,家中是四間五蘆頭平房。
雖然僅靠陳東亮一人退休工資維持開銷,兩個兒子家庭經濟也是自顧不暇,但平靜祥和的日子也讓老人很知足。
平靜在今年8月20日被打破了。之前他感覺飯量明顯減少,見過的人都說他暴瘦。心中掠過不詳之感的他來到悅來醫院檢查,B超、CT、增強CT,系列檢查下來,望著妻子和媳婦緊皺的眉頭,他覺得事情不妙。
隨即,他被家人帶著來到南通附院進行二次檢查。結果顯示,他肝部有3個大小不一的腫瘤,且癌細胞已在體內擴散,屬于肝癌晚期,不具備手術條件,只能通過喝中藥和食蟾蜍皮延緩生命。
醫生明確告知他:“你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大約100天了!”
宛若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妻子和媳婦淚如雨下,陳東亮卻出奇的冷靜。
即便300多元每天的藥費讓他不堪重負,老人依舊選擇坦然。
“既然自暴自棄沒有用,那么我還得堅強地活下去!”但他面臨生死抉擇時,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下半年的黨費不能拖了,趁著還能走,我要先把黨費交了!”這才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第二件事,“我是名黨員,也是無神論者,去世后移風易俗一切從簡,不搞任何傳統祭祀活動,把遺體捐贈給國家,有用的器官,條件允許的,移植給需要的人?!?/p>
聽說要捐贈遺體,初時家人想不通,尤其是相濡以沫的妻子沈祖蘭。陳東亮笑著開導她:“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捐獻遺體用于科學研究,把有用的器官捐給他人,也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焙谜f歹說,才說服了妻子。
“即使所有人都反對,我也要這樣做,因為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
老人祖籍東臺,父親陳振家是名老資格的共產黨員,因為參與抗日和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活動,東臺老宅被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兩次燒毀,一家人逃得早,才幸免遇難。
1949年,父親隨渡江部隊挺進江南,爺爺奶奶、母親、兄弟和妹妹一家十余口才隨父離開一無所有的老家,來到海門萬年裴蕾村安下了家。
“共產黨是一心為人民的黨,是黨讓一家人不再擔驚受怕顛沛流離?!蹦暧椎年悥|亮心中對黨無限向往。
1963年,陳東亮來到東海艦隊,在登陸艦擔任輪機兵。在底倉悶熱的設備艙里鏖戰的他刻苦鉆研技術,很快嶄露頭角,向著心心念念的黨扎實邁進。僅僅兩年時間,他就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第六年提了干。
“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一輩子都不能干對不起黨員身份的事情?!?/p>
1971年,他轉業至無錫721兵工廠任團委書記。這名扎實勤奮的帥小伙一時成了眾多城市姑娘追捧的香餑餑。豈料后來,陳東亮做了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放棄干部身份,自愿到通棉三廠當名普通司機,娶了年長其兩歲且學歷比她低的農村大妞沈祖蘭。
“做人得有良心,不能在城市扎下了根,就把人甩了?!?/p>
從1981年進廠,直至2004年退休,他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干了23年。
受多年黨的教育,加之離休干部老父的叮囑,陳東亮對兩個兒子和家人說得最多的就是:“認認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黨員楷模,村中好人
據了解,射陽村普通黨員的交費標準是12元每年,像陳東亮這樣有固定退休工資的老人,通常的黨費也不過10元、20元每月,可執拗的老人愣是提高標準,每年繳納300元黨費。
主動提高標準,還及時繳納黨費,在村里,陳東亮這樣的基層黨員委實不多。
談及陳東亮,兩名村支書和鄉親們都夸贊老人是名樸實無華的好黨員,滿腦子精忠報國,對村里工作有求必應。
秸稈禁燒,老人不僅自己帶頭,還晝伏夜出義務執勤,規勸鄉親們禁燒秸稈;每年“一支黃花”整治,他悄悄帶著鐮刀混進了整治隊伍,在烈日下渾汗如雨。村干部們過意不去,打算把他記上雜工,他揮揮手走了。村里有什么公益性勞動,老人不啃聲就來了,又悄悄地走了,從來沒提過工錢兩個字。
農村環境大整治,有鄉親們把柴垛和雜物堆在路邊,不愿搬移清除,他配合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要小家服從大局,督促清理完畢才放心。搬到射陽村20年,從未參與過村集體收益一分錢分配。
每月20日,村里96名黨員開黨員大會,陳東亮一次不落,積極為村里各項事業獻策,非常用心,還就豐富基層黨員活動等提出了不少有見地的建議。
村里誰家遇到難事了,亦或因病致貧經濟壓力大了,老人總是第一時間把情況轉告村里,給予力所能及的關心。
朝夕相處,和村干部、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除了熱心公益,老人還是名遠近知名的“田精明”。根據農業部門提供的先進適用技術種植了多畝玉米、油菜等。種植油菜和芋艿的技術遠近聞名,還經常向市植保站專家討教,將掌握的技術無償教授給村民。
人生在世,真正的富有是什么?
可以是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可以是權力名聲,更可以是不被裹挾的真實。人這一生,活得“成功”的不在少數,活得幸福的卻鳳毛麟角。
年少輕狂也好,中年得志也罷,當年逾古稀,當一切歸于平靜,最幸福也不過是有人與他立黃昏的平淡生活而已。
生活中最難的事情不是你賺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以一種簡單而無憂無慮的方式度過余生,讓有限的生命衍生出無限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