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首單“碳權貸”落地海門
本報訊 (記者湯盈盈 吳佳歡 通訊員施紅艷)9月3日,海門農商銀行成功向海門鑫源環保熱電有限公司發放“碳權貸”150萬元,南通市首單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因此落地。
據介紹,碳排放權(配額)是經國家碳排放權交易主管部門核定、發放并允許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在特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去年底,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基本運作機制,倒逼企業自覺減排,保障碳排放權履約的執行效果,進而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總體目標。在此背景下,“碳市場”活躍起來。
海門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傾力傾情支持企業節能減排,為地方綠色金融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該行探索出臺了《海門農商銀行“碳權貸”業務管理辦法》,以生態環境部門核發的碳排放權(配額)為新型的質押物,向在本區登記注冊、生產經營正常且擁有碳排放權(配額)的企業發放專屬信貸產品——“碳權貸”。
海門鑫源環保熱電有限公司位于海門開發區,是一家環保節能型熱電聯產企業。近年來,公司采用先進的電除塵設備和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DCS集散控制系統,每年可節約標煤3.6萬噸,減少粉塵排放量11200t/a,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80t/a。近期因業務擴大,海門鑫源環保熱電有限公司出現流動資金短缺困難。海門農商銀行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服務,推介“碳權貸”這一新型信貸產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以5萬噸碳排放權(配額)質押進行融資支持的服務方案,并參考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價格,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進行質押登記和公示后,成功為其發放貸款150萬元。該貸款成為南通首單“碳權貸”。
近年來,海門農商銀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運行機制,創新探索綠色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推出一系列綠色信貸產品。2017年,為響應“產業扶貧、精準扶貧”,海門農商銀行通過發放低息貸款“綠能貸”,支持余東鎮啟動光伏小鎮建設,為建檔貧困戶安裝屋頂太陽能發電裝置,幫助貧困戶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脫貧路。截至8月,海門農商銀行累計發放“綠能貸”1350戶,共計65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