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矛盾論 解決“不平衡”
毛澤東主席在《矛盾論》中講過:“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彼€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泵飨瘡娬{:“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泵飨瘜︸R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創新發展,為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
矛盾是運動變化的,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特點和主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我們黨正確分析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矛盾全局,制定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帶領中國人民歷經28年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爸袊嗣駨拇苏玖⑵饋砹?!”新中國的成立,徹底地結束了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開啟了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
1956年,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后,黨的八大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泵艿闹饕矫嬉廊辉谟谏a力,在于落后的社會生產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相適應。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边@說明,目前,我國人民的基本物質文化需要已基本滿足,人民已開始轉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不平衡不充分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不平衡不充分兩者中間,解決不平衡是首要任務。當前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二是地區內發展不平衡;三是收入分配不平衡,地區之間、地區之內、行業之間、同一行業內等收入差距較大等。
如何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最根本的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不斷滿足全體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我們要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確保充分就業,讓勞動者有其業,通過勞動不斷增加收入,積累物質財富,向著美好生活不斷邁進。二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文化素養,積累精神財富,為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三是繼續提高醫藥費報銷比例,防止因病致貧的發生,進一步發展醫療事業,提高醫療水平,實行全國聯網結算醫藥費,讓全體人民共享優質醫療資源,使病人減少痛苦。四是改革分配制度,不斷降低基尼系數,防止資產過度向少數人集中。大力提倡先富帶后富,達到共同富裕。五是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引導富豪投身慈善事業,幫助弱勢人群共同享受發展紅利。六是給老年人免費乘坐交通工具,提高兒童免費乘坐交通工具的身高,使長者、幼者充分享受國家發展的紅包。據筆者觀察,老人、兒童出門旅游,一般都要親友、家長陪同,這對充分利用國家的交通資源,提高客座率,加快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同時還能帶來住宿、餐飲、旅游事業的發展,提升消費水平,逐步使我國走上消費主導型的經濟發展之路。
毛主席說:“對于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對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的方面和矛盾非主要的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鄙鐣l展中的不平衡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矛盾,是我們黨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及矛盾雙方發展變化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是對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創造性運用,必將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應當認真研究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情況,善于發現新情況、新問題,運用矛盾學說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