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糊涂心境
|
近日,我翻閱剪貼的舊報,發現《信息日報》2007年6月3日~9日“兩性·健康”專版里有篇《糊涂有助長壽,生活莫太算計》的文章,講的是美國心理專家威廉關于“能算計者”的研究成果。
該研究成果顯示:太能算計者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到痛苦的時間和深度比不善于算計的要多很多倍。太會算計的人,心率一般都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現象伴隨;消化系統遭到破壞,氣血不調,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他們非常貪婪,過多過高的欲望像山一樣沉重地壓在其心頭,沒有一點快樂。威廉的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全世界同仁的一致贊同和肯定。
看完這篇文章,我自然地想到鄭板橋的經典名言:難得糊涂。從字面上理解,鄭板橋的難得糊涂也有糊涂有助身心健康的含義,威廉的研究成果與之吻合。依我之見,鄭板橋主要還是說為人處世要糊涂些,這與他的吃虧是福名言是一致的。根據我的膚淺理解,難得糊涂大致有三種含義:一是置身于糊涂的環境里,已經體驗到了難以得到的糊涂;二是遇到煩心事不妨糊涂點,不必過度計較,遠離煩躁不安,求得心平氣和;三是不愿吃虧的人,難以得到糊涂。
筆者把鄭板橋難得糊涂的詞序換一下,又顯另外一層意思:一個人如果一味糊涂,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不思進取,混日子,可能一無所得,這種糊涂當摒棄。
我查閱鄭板橋的簡歷,發現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并沒有糊涂,對個人得失則糊涂淡然。正因為如此,鄭板橋一生讀書中進士,為官政績顯著,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滴跷迨辏?713)考取秀才,雍正十年(1732)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中進士。乾隆六年春被派往山東范縣任縣令,開始了他12年的縣官生涯。他為官力求簡肅,為察看民情、訪問疾苦,他經常身著便服、腳穿草鞋到鄉下察訪?!把谬S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边@是他心系百姓的真實寫照,說明為官一點都不糊涂。
乾隆十一年,鄭板橋調署山東濰縣縣令。在濰縣七年,竟有五年發生旱蝗水災。他一面向朝廷據實稟報災情,請求賑濟;一面以工代賑,興修城池道路,招收遠近饑民赴工就食,并責令邑中大戶輪流在道邊開廠煮粥,供婦孺年老者充饑。同時,責令囤積奇居者迅速將積粟按通常價格賣給饑民。他自己也節衣縮食,為饑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時,他毅然決定打開官倉放糧。
在災情面前,鄭板橋一點也沒有糊涂,果斷開倉放糧,說明他心中首先裝著百姓,而不是考慮自己的官帽。救災就是救命,如果層層上報,等待上級恩準開倉放糧,估計災民的生命很難得到保障。乾隆十八年,他以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在離開濰縣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并自發于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真心真情為民服務,百姓自有回報。辭官以后,鄭板橋繼續以詩書畫為生,直至終老。
縱觀鄭板橋一生,他只糊涂心境,不干糊涂事,不做糊涂人,受到了百姓崇敬。
如今,在興化,隨處可見以板橋命名的物件,諸如板橋中學、板橋路、板橋書畫院、板橋蘭花協會、板橋步行街、板橋佳釀、板橋家宴,甚至還有板橋大閘蟹。1993年以來,興化市每兩年舉辦一屆鄭板橋藝術節,以此為契機,唱好文化、經貿兩臺戲。
博覽鄭板橋之經典,感悟人生之不易。難得糊涂,糊涂難得。人生在世,對待功名利祿、日常生活不妨糊涂些,不錙銖必較;對待學習工作認真點,思路清晰些,不能混天糊涂,一無所得,或收獲甚少。尤其身處重要崗位時,真的不能有絲毫糊涂,犯糊涂、裝糊涂會鑄大錯,損失不可估量。
吾讀鄭板橋,悟其難得糊涂要旨:求糊涂心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