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凈則福至
朋友家餐廳里掛了一塊“碗凈福至”的匾,說掛這匾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以此作為家訓。
“碗凈福至”四個字讓人眼前一亮?!巴雰簟?,即是惜食,暗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惜食,即是惜福,自然也就“碗凈福至”了。
看外國電影時,總能看到外國人全家在一起就餐時,會有一個簡短卻認真的儀式:餐前禱告。每個人都虔誠地念念有詞:“感謝主賜我食物……”初始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后來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是多么莊重的儀式,讓人心存感恩,懂得珍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笔澄锸侨祟惈@取營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食物資源寶貴,來之不易,每一個市民都應尊重勞動,珍惜食物,杜絕浪費。
當下,有些人生活條件改善了,喜歡在吃上面鋪張浪費。親朋好友相聚,餐桌上大盤小碟錯落相疊,雞鴨魚肉、生猛海鮮、時令果蔬應有盡有,滿桌的菜肴一大半要被浪費。更有些人心里還存著“多點菜有面子,少點菜是小氣”的陳腐觀念,把浪費當光榮,把節儉當可恥,以致舌尖上的浪費屢禁不止。
前幾天,知名影星葉璇和朋友去西餐廳吃飯??斐酝陼r,她見一旁桌上有很多剩菜,一碟洋蔥沒怎么動,感覺很浪費,便端過來和朋友一起吃了。葉璇將這段“吃別人剩菜”的視頻自曝出來,網友紛紛點贊。一個珍惜食物、尊重食物的人,必定是一個善良高貴的人。因為她尊重的是食物背后的農民、工人、服務生,以及他們流過的每一滴汗、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她尊重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要知道,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大家的,誰都沒有權利浪費。
幾年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經對食物浪費痛心疾首:我們的水稻產量,每畝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難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又被浪費了!他建議政府出臺法規,把浪費當成犯罪行為來處置。老爺子今年九十多歲了,為了中國人能吃飽飯,他傾盡了畢生的心血。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還在讓老爺子心寒?
你對食物的態度,即是他人對你的態度。如果對于食物有了足夠的尊重,人生態度有了正確的認知,那么“福至”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蘊含于生活的點滴中,如同在日常飲食的不經意間,就隱藏著人一生的福報。
一餐一飯,一筷一碗,吃飯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與天地結緣。正因如此,你的碗里,也藏著你一生的福報,碗凈自會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