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企業迅速復工復產助求職者順利捧上“飯碗”
本報記者劉海瀅
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肩負著穩就業與保發展的重任。今年以來,該黨支部打造“黨建+人力資源服務”新模式,應對疫情給人力資源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創新舉措,幫企業迅速復工復產,助求職者順利捧上“飯碗”。最近,該黨支部被區委表彰為優秀黨支部。
每年春節一過,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都要組織企業到勞動力較為富裕的地區招工,以緩解我區部分企業用工緊缺的問題。2月10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決定分批外出招工,第一批去勉縣。58歲的黨員張乃倫第一個站出來,他說,他已多次到勉縣招工,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最適合去。
為了降低感染新冠的風險,張乃倫決定自己開車赴勉縣。2月20日清早,他與相關企業負責人一起啟程。1600多公里的路程,他們開了20多個小時,吃住都在車上。當時,高速公路服務區不提供飯菜,他們頓頓吃方便面,為了少上廁所,水都不敢多喝。到達勉縣后按照規定立即去醫院接受檢查,拿到合格報告,才在勉縣住了下來,當時已經是第二天下午5點多鐘。2月22日,張乃倫馬不停蹄地著手與勉縣人社部門做好招聘對接,組織推薦、報名等工作……不久,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又分別組織人員赴勉縣、河南、貴州等地招聘,并點對點將3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接回海門企業。
春節過后,是人力資源招聘最忙的時候,我區將組織一年中最大型的招聘活動。去年底,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就著手籌備了春節后的招聘工作。突發的疫情,讓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不得不暫停了線下招聘。但是企業需要用工,求職者需要工作,線下暫停,那就線上招聘。就業處副主任、黨員蔡華娟承擔黨支部交給她的任務,迅速牽頭進行線上招聘相關工作。2月1日,海門就業公眾微信號首次試行網上招聘,第一批89家企業提供了288個崗位,需求人數1571人。為了擴大網上招聘知曉率,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專門編制了給返鄉農民工的一封公開信,宣傳網上招聘的方法。
網上招聘,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困難,當升科技招到了急需的20多名員工,海騰銅業招到了10多名員工……4月3日,我區在南通市率先恢復線下招聘,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招聘。上半年,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實施網上招聘33次,為337家企業發布了招工信息,達成就業意向3966人;線上線下招聘提供崗位13789個,讓20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在海門本地實現就業。
為確保企業用工,充分了解我區用工情況,區政府要求2月17日將全區規上企業缺工情況匯總上報。2月16日下午5點,各區鎮將情況報到就業處。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黨支部書記王裕鶴隨即率領6名工作人員逐一統計匯總,一直工作到凌晨,摸清了相關情況并形成匯報資料,為科學指導全區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決策依據。